欢迎进入漳州风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漳州风云

11年工业自动化配件供应商

只要您有任何找不到的型号,都可以找我们

二维码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86 153 5902 9662

联系邮箱:

geabbamy@gmail.com

当前位置: 漳州风云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生系”食品饮料渐起风,探秘日本“生”文化的林林总总

文章作者:作者 人气:发表时间:2023-05-06 10:09:43

近日,百事可乐推出无糖生可乐,主打生爽刺激的“杀口感”,这也是国内碳酸饮料市场首次引入“生”的概念。

“生系”食品饮料渐起风,探秘日本“生”文化的林林总总

其实早在2021年,“生可乐”就出现在日本市场了——三得利饮料从啤酒中找到灵感,推出了百事“生可乐”,产品以非加热方式调制,从而使香料的新鲜味道最大化,饮用时能享受到喝生啤的爽感。

“生”的概念源自日文「生チョコレート」(Nama),为新鲜、纯粹的意思,在食品饮料中已有诸多应用,如生啤酒、生巧克力、生吐司等。那么,“生系”食品饮料到底“生”在哪里?从日本市场兴起的“生”风,如何在国内讲一个新故事?

什么是「生」?

在日本饮食文化里,有一大特点是“生”和“鲜”,因为日本按照日本人的观念,新鲜、原汁原味的东西是最营养的。

所以人们经常能看到日本人很喜欢将食物生吃,不仅生吃各种蔬菜和各种植物,而且生吃鸡蛋,生吃鱼,生吃肉……可以说只有你不敢想的生食,没有日本人不敢吃的。

《魏志倭人传》曾记载:“倭地温暖,冬夏食生菜。”近代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海外贸易的不充分,日本的油料、砂糖、香辛料等较为匮乏,逐渐养成了人们对食材本身的细致品味能力。

在佛教与道教的影响下,日本逐渐形成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投射到饮食上,则是追求食材本身的天然美味,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自身的营养价值,诸如生鱼片、生鸡蛋、生酱油等,如今也都是日本料理的特色。

特殊的饮食哲学,造就了日本消费者对“生”的偏爱,其影响也辐射到了食品饮料产业。“生”的概念边界逐渐拓宽,不再只是“熟”的对立面,更多的是用来表示“新鲜、简单、纯粹”。

例如日本的居酒屋、餐厅和酒吧,基本都会提供“生啤酒”,是指未经高温消毒、采用过滤处理的啤酒,以“生”来象征其新鲜程度;高级料理店所使用的“生酱油”,是利用过滤技术处理未煮沸杀菌的酱油,且不添加糖、鲜味剂等调味料,从而保留其原始风味。

日本大阪名店「乃が美」开创的生吐司,并非指吐司不熟,而是以“生”表示其“直接吃也很好吃”,无需烘烤就能有入口即化的口感;生巧克力则是将未加热的“甘纳许”(通常用作内馅的软质固体巧克力)直接裹上可可粉,具有“如生鱼片或生啤酒般极致的纯粹”。

“生系”食品饮料渐起风,探秘日本“生”文化的林林总总

生吐司、生巧克力

为什么「生」?

回望历史,日本的“生”文化,最初便源自中国——生鱼片在古代被称为“脍”,《诗经》中便记载了“炰鳖脍鲤”的珍美馔食,杜甫也曾写下“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的诗句。

从饮食文化到消费观念,中国与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较多相似之处。研究日本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历程,对于国内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中将日本消费社会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消费时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早期,人们崇尚“西式生活”;第二消费时代处于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期,“大众消费”全面兴起;第三消费时代处于经济稳定增长期,“个性消费”开始流行;第四消费时代处于经济低迷、人口减少的阶段,消费者逐渐转向“简约消费”。

对标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目前呈现多消费时代并存的格局——低收入群体仍处于第二消费时代;已实现财富自由的65-75后、经济负担相对不重的95-00后处于第三消费时代;生活压力较大的一二线城市80-90后则率先步入了第四消费时代,而这类人群恰恰是如今的消费主力军。

第四消费时代所追求的“简约消费”,是在经历了过度消费后的返璞归真。过去几年里,各种购物平台与新生业态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逐渐从喧嚣回归理智,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消费的本质,越来越多的“佛系青年”高举“拒绝消费主义”的旗帜。

消费观念的转变,也在影响着食品饮料行业。国际食品信息委员会发现,约62%的消费者在购买前会查看产品的成分表,许多人希望成分表简短易懂;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数据显示,64%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由简单、清洁成分制成的健康食品。而“生”的概念源自日本崇尚自然的饮食文化,在如今的消费趋势下,自带走红基因。

根深蒂固的「生」文化

最早的日本料理样式,是平安时代的“大飨料理”。

大飨料理是贵族们在料理中,投入巨大的费用,以夸耀他们处于权力顶端的实力。

但因为大飨料理没有创造出复杂的烹饪方法,所以刀工成为衡量厨师料理手艺的标准。

一位日本料理的研究家奥村彪生曾说: 日本料理是倚仗庖丁(菜刀)的文化。

这就引出了日本料理的一条原则:刀工胜于火工。

日本人认为,每一种食物都有它本身内蕴的真味,只要将这种真味不借助火工和调味料开发出来,就是上好的厨师。

上期提到的各种刺身,就是典型代表。

日本料理讲究原味、自然,不是他们一开始就喜欢吃这种没滋没味的东西。

“生系”食品饮料渐起风,探秘日本“生”文化的林林总总

而是日本土地贫瘠,物产匮乏,尤其在17世纪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海外贸易的不充分,日本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产出非常少,砂糖和各类香辛料也一直是珍稀物品。

18世纪前后日本才开始了国产砂糖的生产,此前一直依赖进口,日常用量非常少。

油料和具有强烈味蕾刺激功能的调味品,用得更少,这就逐渐养成了日本人对“食材”本身的体味能力。

不是日本人不喜欢吃有味儿的,实在是他们办不到啊。

随着1853年,一艘黑船打开了日本近代史的大门,各种西洋饮食和中国菜在日本传播,尽可能不使用火工和少使用调味料的传统烹制法,开始受到挑战。

就连日本烹调流派四条流的传人四条隆彦都开始承认:从根本上来说,菜肴绝对是滋味浓郁的比较好吃。

近代以后,外来饮食改变了日本人日常饮食的内涵。

在今天的日本,由传统料理、西方饮食和中华美食,形成的“和洋中”三足鼎立,最终构成了日本人餐桌上的基本格局。

自然环境决定了食材资源的获取途径,曾经的“原味”饮食习惯依旧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日本茨城县的“乌鸦刺身”被记者称为“传统文化”,不过就是在时代和文化发展中,留存下的最原始的饮食形态。

但传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日本人喜欢的刺身让他们付出了惨痛代价,在1990年之前,日本感染异尖线虫病例高达16000多例,世界上其他国家仅有600多例。

「生」往何处?

在日本市场,消费者对于“生”有着广泛的认知基础,其概念也较为宽泛,更多的是作为“新鲜”意向的载体。而在中国市场,“生”系食品饮料想要打开市场,除了以新奇的概念吸引眼球,更需要建立明确且有力的品类认知,“安全与健康”便是当下最有效的切入点。

安全对应着“简单、透明”。根据英敏特的数据,53%的消费者担心他们的食物中可能含有有害成分,其中59%的消费者表示“产品中的成分越少就越健康”;Ingredion调查也发现,85%的亚太消费者会查看包装食品或饮料的配料表,且88%的中国消费者会倾向于更短、更简单的配料表。

消费者对于食品“透明感”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这也将成为品牌建立用户忠诚度的重要突破口。日本宠物食品品牌Nama就以“成分透明”为特色,为宠物主提供安全放心的猫罐头、猫零食等产品,食品均采用对猫无害的新鲜原料制作,成分简单、原料公开,且不添加谷物和任何人工添加剂。

健康对应着“清洁、天然”。根据Market Research Future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清洁标签成分市场规模将超过415.324亿美元,2022-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17.56%;其中,亚太地区有望实现最快增长,中国将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市场。

清洁标签的基础在于不含有被认为是非天然或人造的成分,而植物性成分往往被认为是最天然的选择。如AlcoEats推出的“生茶”,以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为基础,采用绿茶、姜、豆蔻等天然植物原料制作,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有害影响,从而改善整体健康。

“生系”食品饮料渐起风,探秘日本“生”文化的林林总总

AlcoEats生茶

总之,在“科技与狠活”的包围下,消费者更希望回归本源,以简单透明、清洁天然的产品方案来实现其健康需求。而“生”系食品饮料自带“纯粹”之感,如果能够把握当下的饮食趋势,针对中国消费者构建一个新的定义,则有望成为下一个消费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