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漳州风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漳州风云

11年工业自动化配件供应商

只要您有任何找不到的型号,都可以找我们

二维码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86 153 5902 9662

联系邮箱:

geabbamy@gmail.com

当前位置: 漳州风云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赚的盆满钵满的AI卖课,含金量到底有多少?

文章作者:作者 人气:发表时间:2023-07-14 09:33:11

前些日子,一张“教人用ChatGPT赚钱周入百万”的表格在社交平台上疯传。前五名的收入预估皆超百万元,数据来源知识付费App“知识星球”。

不过,表格前列的这些人,自身就是较为有名的知识博主,有一定的粉丝基础。比如表格榜首,靠售卖公众号写文能力的“粥左罗”的《ChatGPT AI变现圈》,运营42天,成员1.19万人,标价279元。而据其公众号发布的最新榜单,前四名成员邀请人数就超过了1000人。

类似这样的,教你怎么“用AI致富”的课程层出不穷。价格低到九块九,高到上百过千,丰俭由人。可见,追风口时,“做挖金矿的,不如做卖铲子的”理论被大V们吃得透透的。

1、卖课程,真挺赚钱

自年初ChatGPT展现出超预期能力之后,AI技术再次成为全民焦点,AI代替人类的论调越发突出,仿佛一个新的时代已然到来。

赚的盆满钵满的AI卖课,含金量到底有多少?

不仅仅是科技巨头、创业者、投资机构,无数的“网友”也因为这股热潮而变得蠢蠢欲动。一边是琢磨如何才能走上风口,把握新时代的财富密码,另一边则是深陷焦虑,思考如何才能不被AI替代,不被时代所抛弃。

双重因素的叠加下,让不少人急于“充电”,四处寻求与AI创业、AI产品使用相关的资料,以解“燃眉之急”。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在大众情绪的催生下,各大内容平台上涌现出了一批“AI课程”。

在抖音等内容平台上,以“ChatGPT”、“AI大模型”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大量相关课程、书籍,虽然课程数量众多,但价格却相差甚远。有些课程的价格高达近万元,而有些课程则只需几十元。

其中,抖音平台财经自媒体“鹤老师”推荐的《人人必修的人工智能启蒙课》售价199元,截止7月4日,已售超3400次,合计销售金额高达67万左右。而在商品评价页面,有消费者称“还没听完,不过感觉前面讲的都是废话。”

此外,一位粉丝量不到600人——名为“诗童AI领学”的抖音号,其店铺“赤道极光二店”内上架6个版本的《AI新人类商业课》,每个版本标价均为299元,销量合计超1900次,销售额总计超58万元。无独有偶,在该课程评价区,也不乏用户直言“水得一匹”。

不止抖音,此前一张ChatGPT培训课收入统计表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该表格统计了十几门ChatGPT培训课的相关信息,包括价格、成员数量、运营天数和收入预估等。

据该“统计表”显示,名为“粥左罗·ChatGPTAI变现圈”的星球,仅仅运营了17天,预估收入便高达279万元。

可叹,当科技企业们还在为自家AI产品的下一笔资金发愁的时候,导师们的口袋已经快被“撑爆”了。

2、含金量,参差不齐

必须要承认目前AI产品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以及影响,也毫不怀疑AI产品带来的创业机会。只是绝大部分所谓的“AI课程”,其“含金量”根本给不了学员们任何帮助。

为了降低成本,导师们通常会使用质量极低的教学材料,这些材料可能来自于网络上的免费资源,或者是自己编写的一些简单教程,更有甚者,只做简单的“拼凑”。

在“付费课程”领域从业多年的姜先生表示:“用不着那么麻烦,随便找两个做内容的,再从网上买几套卖的不错的课程,自己‘洗一洗’,独家课程一周就能出来了。然后再找几个粉丝量还不错的博主,投一波引流文章,花个十几万块钱,韭菜就来了。”

据其表示,大多数被“洗”的课程,本身往往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无法为“学员”提供实用的知识。而在经过毫无经验的人“洗洗”之后,更是“毫无养分”。

从当年的自媒体风口,到区块链、大数据、元宇宙、AI创业,市面上不少售卖火热的课程,有不少都是出自同一批“导师”,而这些导师本人对于课程方向的了解程度,可谓是一塌糊涂。

“老板根本不需要太多了解,只需要负责投放广告和验收课程就好了。甚至都不用出镜,上课的时候找写课的内容同学讲解就行。”姜先生笑着说道。

不过,姜先生也直言:“市面上还是有一些不错的教程,会专注教用户怎么使用AI产品,帮助用户了解AI更深层次的原理,还有目前以及未来的应用场景。”

赚的盆满钵满的AI卖课,含金量到底有多少?

劣币之外的良币,那些真正具备“含金量”的课程,对于提高公众对AI的认识和技术水平,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对于用户来说,想要在偌大的互联网中找到这样的优质课程,无异于大海捞针。

即便找到了足够优质的课程,也不见得普通用户的AI技能得到快速提升,或者成为一名“赚到钱”的AI创业者。毕竟优质的AI课程就像是一座高墙,它有着很高的专业度和难度,普通人很难理解其中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就像是一堆堆的代码和算法,让人感到无从下手。

3、知识服务的两难

或许你还对“我们不培养你,就培养你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卖课宣传语记忆犹新。老实说,和市面上那些ChatGPT速成课比起来,「得到」的这一系列AI内容并不吸睛。既不是速成,也没有放大焦虑——这可能就是知识服务企业的两难:是追求高收益高举高打,还是踏实做事但润物无声。

直面收益与用户价值之间的「两难」也是「得到」自己的选择。经历了多年发展,「得到」成为了一个平台生态,卖爆款固然诱人,但既然要做时间的朋友,势必让其价值观和行为都偏向了生态长期的健康。

十余年前罗振宇创办罗辑思维的故事已不用赘述,当时他乘着微信平台及视频发展的东风,迅速积累大量粉丝,但彼时他也就只能算是一个“个体户”“KOL”,和所有博主一样,追求内容的传播量,最大的成本就是罗振宇自己的时间精力,而天花板也是罗振宇自己的知识储备。

后来网通公司创始人田溯宁用“知识运营商”一词点醒罗振宇,得到APP上线,更多拥有知识的人聚集在了罗振宇周围,一个公众号成了一家企业。当时的「得到」似乎更多的是在用电商的思路做知识的运营商——知识课程越来越多,知识产品也越来越多,截至2018年7月,「得到」平台已孵化各类专栏和课程达82种,拥有2180万知识消费者——这就像电商的SKU,知识货架品类化、丰富化、细分化,逐渐给人一种我想要学的东西,「得到」里都有的印象。

如此一来便可打破用户只对单个课程感兴趣,听完即走的问题。当平台能持续生产好内容,好内容时不时地可以回馈用户,好内容形成连续性,用户的忠诚度就会从项目忠诚转移到平台忠诚,对项目的喜爱转移到对平台的喜爱。当这个转移完成之后,平台自身在内容品质上、口碑上、可信赖度上的地位就建立起来了。

据罗振宇回忆,「得到」的第一个阶段是知识整理,出了很多经济、金融课程,这些课程的坐标系是“听我们的课,比单纯看书有用”。

但这个过程也伴随着挑战,一方面是短视频迅速崛起,一下子打破了知识的单向传播方式,人人皆可为师;另一方面则是「得到」的取舍,人力物力有限,哪些知识是对用户来说最重要的?哪些项目能兼顾经济效益与用户价值?

灵魂拷问贯穿着知识服务者的命运,罗振宇也心知肚明:“我们很清晰地知道哪些收入是靠流量来的,哪些是靠声望来的。声望和流量不能划等号,甚至有时候流量大了,会损害声望。”“知识产品靠的是声望,不是流量。”

从讲师的选择到知识内容的规划,处处都是「得到」的声望。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GPT热潮下,「得到」的课程不是教你如何利用GPT赚到人生的第1个100万,而是回归到技术领域本真之处去思考到底如何架构知识才能对用户最好、便于习得、终身受益。

有意思的是,美国一家专注于提供作业答案的知名在线教育公司Chegg的CEO在电话会上坦言ChatGPT正损害其业务的增长,用户不再需要通过Chegg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料。随后其股价闪崩49%,连带着欧美的一众教育公司都大幅下跌。

如果只是停留在信息差本身,AI已经兵临城下了。我们需要的不是焦虑和分散的知识点,而是体系、思考、持续精进的路线图。

未来已来,AI时代下的技术、信息飞速迭代,只看表面知识真的很难跟上节奏,过去的学习者面对的,是一座座孤峰耸立的知识高地,而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这些高峰有可能被推平,变成在学习者面前一览无余的平原旷野。你不再需要死记硬背,你需要的是体系化地构建知识结构,多角度地去理解、去辩证思考。这或许也是「得到」想要在其知识服务的过程中传达的要领,而这也将让「得到」真的成为“时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