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漳州风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漳州风云

11年工业自动化配件供应商

只要您有任何找不到的型号,都可以找我们

二维码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86 153 5902 9662

联系邮箱:

geabbamy@gmail.com

当前位置: 漳州风云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GVC736CE101海外建厂、拆分业务,二线动力电池企业牟足劲再造一个宁王

文章作者:作者 人气:发表时间:2023-08-04 09:06:45

7月27日,欣旺达(300207.SZ)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欣旺达动力通过其下属子公司匈牙利欣旺达,以自有及自筹资金在匈牙利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工厂一期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19.6亿元。

对此,接近欣旺达的人士李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该项目规划建设周期3年-5年,主要面向欧洲市场,一期达产后预计年收入规模21亿元。

此前,欣旺达动力已完成多轮战略融资,股东阵容包括包括IDG、深创投、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投资机构,以及“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等车企。今年6月,欣旺达公告称,无锡国寿、中银资产等八家机构出资16.5亿元增资欣旺达动力,获得其4.64%的股权。以此计算,欣旺达动力的估值已达到355.6亿。

1、拓展欧洲客户

“欣旺达动力选择此时在匈牙利建厂,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业务布局,推动海外业务发展。”李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ABB-GVC736CE101-3BHE039203R0101-5SXE12-0184-(3).jpg

2023年以来,欣旺达海外业务发展不断提速。2023年4月,欣旺达发布公告称,公司在越南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已完成工商设立登记手续,取得越南北江省计划投资厅商业登记处颁发的《营业执照》。

在李明看来,除了推动海外业务发展,欣旺达在匈牙利建厂还与满足服务国际客户的需求、推动欧洲客户拓展有关。

近年,欣旺达先后拿下多个欧洲客户。

2022年11月,欣旺达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收到德国大众汽车集团HEV项目电池包系统定点通知,公司将作为该产品的量产供应商,为德国大众HEV项目供应动力电池包系统。

欣旺达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公司被选定为德国大众HEV项目电池包系统供应商,标志着公司进入德国大众高压电池供应商体系,表明公司在HEV电动汽车电池业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2年12月,欣旺达控股子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收到了沃尔沃关于向其供应电池电芯产品的定点通知。

接连在欧洲布局,不难看出,此次欣旺达在匈牙利建厂,可以更好地为欧洲客户供货并开拓新客户。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匈牙利属于欧盟国家,欣旺达在匈牙利建厂以后,它生产的电池可以顺利出口,给大众、雷诺等车企供货。

2、分拆动力电池业务

7月14日晚,欣旺达发布公告,拟将旗下的动力电池业务分拆到创业板上市。分拆事项已获董事会通过,未来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此后子公司将向证监局申请辅导备案,再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申报材料申请发行。目前,分拆预案是初步的发行上市方案,具体融资规模还未确定。

基本上,只要交易所那边通过,这个事情也就定了,没有特殊情况,交易所也没有理由拒绝,分拆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其实要分拆动力电池业务,也不是啥新鲜事。

在公布分拆之前的一个月,欣动力刚刚完成了新一轮16.5亿元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已达355亿元。

再往前一点,欣动力已完成多轮对外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百亿,其中不乏“蔚小理”、大型传统主机厂商、国家级产业基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股东。

为了饲养这只嗷嗷待哺的吞金兽,欣旺达过去几年也是各种办法筹集资金,光是定增、可转债、GDR等直接融资就超过100亿,已经严重影响到消费电子业务。对于欣旺达而言,不做动力电池可能没有未来,但继续做动力电池可能现在都没有,将欣动力分拆上市则是最好的方式。

那么欣动力的分拆上市究竟对欣旺达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对于欣动力自身又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

毫无疑问,动力电池业务相比于已经非常成熟的消费类电池业务而言,未来拥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可以说是欣旺达的未来所在,从上市公司体系分拆出去,对上市公司还是会有一些影响的, 好在从去年开始,动力电池行业遭遇中短期产能过剩困扰,市场也并没有给欣旺达的动力电池业务什么估值,甚至还因为动力电池业务持续不断失血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给了负反馈。

欣动力分拆后虽然无可避免地会稀释掉一些股权,但单独上市有利于欣动力的长期发展,总体而言,无论对于欣旺达还是欣动力都是好事情。只是在当下的行情下,市场也很难对这样的消息有什么明显的反应,消息出来后的走势也果然很平淡。

又一个问题来了:欣动力有前途吗?

3、欣动力有没有未来?

欣动力成立于2014年,虽然自从成立之后就没有盈利过,但乘着动力电池这一波大浪潮,发展速度还是非常不错的,营收从2020年的4.28亿元狂飙到2022年的126.87亿元。

2022年欣动力动力电池装机量为9.2GWh,同比2021年增长253.2%,首次进入了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榜单,市占率1.8%,排名第九位,比孚能科技好一点,但距离国轩高科还有一段距离。

考虑到欣动力的成立时间远远晚于国轩高科和孚能科技,尤其是欣动力是这两年才疯狂发力的,取得这样的成绩也算非常不错了。

不过今年开始,欣动力的狂飙似乎有暂告一段落的迹象,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3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的使用量为237.6GWh,同比增长52.3%,欣动力的排名掉到了第10名,市占率也下降到1.6% 。

当然了 ,这也算不上欣动力自身的问题,主要还是现在的动力电池行业太卷,市场明显呈现出了强者恒强的格局,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牢牢把控着前两把交椅,尤其是比亚迪,背靠着这两年疯狂崛起的销量,动力电池的市占率也快速提升,很大程度挤压了后排动力电池厂商的市场空间。

4、二线动力电池企业的机会所在

关于这一点,此前在分析宁德时代的时候新能源大爆炸说得很清楚。此前宁德时代推出锂矿返利计划,很多人都说宁德时代是为了抢后排小厂商的市场,但其实根本目的还是联合下游主机厂商遏制比亚迪的疯狂崛起。毕竟比亚迪每卷死一个竞争对手,很可能意味着宁德时代就永远失去了一个客户和相应的市场份额。

随着动力电池产业由前几年的紧缺转入中短期的过剩,行业技术逐步成熟,跨界入行的企业越来越多,动力电池的高科技术型慢慢祛魅之后,行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步变成了成本的竞争。


除了比亚迪这种自产自用的企业,其他动力电池厂商无可避免地都要面临产能、成本的竞争压力,谁更具产能和成本优势,谁就更有竞争优势,像宁德时代这样跑在前面的全球龙头,无疑更具备优势。

当然了,欣动力也不是就完全没有机会,它的逻辑跟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之类的差不多,核心还是要看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发展带来的增量空间,动力电池技术持续进步带来的全新应用场景拓展,由此带来的增量市场空间。

在此之前,在行业下游越来越卷的情况下,动力电池行业中短期也很难好到哪里去,作为二线厂商,欣动力同样也不会很好过,这也是欣旺达着急分拆厂商单独融资的原因——赶紧自己出去寻找活路,家里养不起了!

由于具体融资规模还未定,究竟上市定价多少还不确定,但按照6月份的融资估值355亿,最终上市肯定不止这个数目,参照国轩高科,市值应该就在400到500亿之间,如果超出太多,那就是高估了,看都不用看,如果低于400亿,还可以关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