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漳州风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漳州风云

11年工业自动化配件供应商

只要您有任何找不到的型号,都可以找我们

二维码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86 153 5902 9662

联系邮箱:

geabbamy@gmail.com

当前位置: 漳州风云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长效制剂成趋势,PCSK9抑制剂赛道持续升温

文章作者:作者 人气:发表时间:2023-10-20 10:17:05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脂药领域的主流用药,但是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单用他汀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不高、他汀加倍剂量降脂疗效有限、他汀不耐受等,为解决他汀类药物的这一系列难题,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作为降脂新靶点被发现,随着研发深入,PCSK9抑制剂成了靶向降脂“新武器”。

近年来,国内外多家企业看好靶向PCSK9药物的巨大市场及研发空间,已有多款药物获批上市。自2018、2019国内接连上市两款PCSK9抑制剂之后,PCSK9靶点在国内的研发热火朝天,但是上市药物始终没有突破.

长效制剂成趋势,PCSK9抑制剂赛道持续升温

大部分的LDL颗粒通过肝细胞膜表面的LDL-R进行清除。LDL和LDL-R结合后形成复合物被内吞,由于PH值下降,LDL和LDL-R复合物会发生分离,释放LDL-R返回细胞膜表面再次捕获LDL颗粒,进一步降低血浆LDL水平。而LDL颗粒则会在溶酶体内被降解。如果存在PCSK9,则将形成LDL和LDL-R-PCSK9复合物,此复合物将在溶酶体内被一起降解,包括LDL-R,这样就减少了LDL-R的再循环,减少了LDL颗粒的清除,从而使血浆LDL水平升高。

PCSK9抑制剂通过阻断PCSK9对LDL-R的降解,降低循环LDL-C水平。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3类:(1)反义寡核苷酸或小干扰RNA(siRNA):通过基因沉默作用来抑制PCSK9合成。(2)单克隆抗体或模拟抗体蛋白物:直接抑制PCSK9蛋白与LDLR结合。(3)作用于PCSK9蛋白催化部位的小分子肽类:这类肽类可与PCSK9蛋白的催化部位结合使其发生变构,进而影响到PCSK9 蛋白与LDLR结合。

四款上市的皮下注射药物

截止目前,全球共有4款PCSK9药物获批上市,包括三款单抗药物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托莱西单抗以及一款小干扰核酸(siRNA)药物Leqvio。

依洛尤单抗是由安进研发的每两周或每月皮下注射给药的PCSK9单抗药物,于2015年8月被FDA批准上市,本来它应该是首款获批上市的药物,然而赛诺菲在冲刺阶段花了6750万美元买进一张加速审评券,使其PCSK9单抗药物阿利西尤单抗反超安进的依洛尤单抗率先在美国获批。

但是安进进行了反攻,一纸诉状状告赛诺菲/再生元的阿利西尤单抗侵权了他们的依洛尤单抗专利,这一场官司对赛诺菲的阿利西尤单抗影响很大,使阿利西尤单抗销售额远远低于依洛尤单抗。

不过它们的商业化之路都不是那么顺利,它们疗效与他汀类相近,但价格、注射剂并没有比他汀类占优势,成为限制PCSK9 单抗扛起降脂领域大旗的主要因素,依洛尤单抗于2021年销售额首次突破十亿美元大关,而阿利西尤单抗还在5亿美元附近挣扎。

Leqvio是诺华在2020年12月斥97亿美元巨资收购The Medicine Company公司所得的长效降脂siRNA药物,先后于2021年底和今年8月在美国和中国获批上市。

相对于阿利西尤单抗和依洛尤单抗,Leqvio的优势在于给药频率上,在初次和第三个月给药之后,后续只需要半年给一次药,大大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Leqvio自2021年12月被FDA批准以来销售额急剧上升,今年上半年Leqvio销量增长了近 3倍(+293%),达到1.42亿美元,但是Leqvio的年度花费(6500美元)远高于阿利西尤单抗和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和依洛尤单抗自2021年进入医保后,目前年度花费大约7500元。

托莱西单抗是由信达生物研发的首款获批上市的PCSK9单抗药物,于今年8月在国内获批上市。托莱西单抗有每2周、4周和6周三种给药方式,不过前有猛虎,后有追兵,不像其它进口药,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进医保后价格已经很低了,Leqvio给药周期长,托莱西单抗想要杀出一条血路想必也不易。

口服PCSK9抑制剂

目前已获批四款PCSK9抑制都是皮下注射方式,相对于皮下注射,口服小分子药物更能被患者接受,依从性更高。

全球也有很多药企在开发口服小分子PCSK9药物,其中默沙东的MK-0616进展较快,目前处于临床3期。

MK-0616是一个10个氨基酸(10-AA)PCSK9小分子环肽抑制剂。口服制剂中加入渗透促进剂(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或癸酸钠)可改善该药的吸收,使用后MK-0616的最高血药浓度比不使用渗透促进剂的最高血药浓度高5~6倍。

Ballantyne等人报道了MK-0616的一项临床2b试验结果:在380名接受治疗的受试者中,与安慰剂相比,所有剂量的MK-0616在LDL-C从基线到第8周的最小二乘平均百分比变化方面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P < 0.001):–41.2%(6mg),-55.7%(12 mg),-59.1%(18 mg)和-60.9%(30 mg)。

在MK-0616组中,不良事件的比例(39.5%至43.4%)与安慰剂组(44.0%)相似。在任何治疗组中,2名或更少的受试者因AE而停药。

默沙东在http://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了MK-0616的三项3期临床。第一项3期临床评估MK-0616在成年高胆固醇血症参与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NCT05952856)。第二项3期临床评估 MK-0616 在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成年参与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NCT05952869)。第三项3期临床评估MK-0616在高心血管风险参与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NCT06008756)。

除了MK-0616之外,临床上还有很多在研的口服小分子PCSK9抑制剂,如诺和诺德的NNC0385-0434、西威埃的CVI-LM001和阿斯利康的AZD0780等。

长效制剂成趋势,PCSK9抑制剂赛道持续升温

长效PCSK9制剂

为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长效制剂也是一种方式,它可以减少患者给药次数,增加给药间隔时间,大大增加患者的接受度和依从性。

Lerodalcibep(LIB003)是由LIB Therapeutics研发的第三代长效PCSK9抑制剂,它是一种PCSK9基因结合结构域(adnectin)和人血清白蛋白组成的新型小重组融合蛋白。

今年9月份,海森生物以高达22亿元与LIB Therapeutics达成许可协议,引进长效降脂针Lerodalcibep,每月一针皮下注射,降脂幅度高于他汀类药物。

此前,在临床2期研究中,每月以300mg皮下注射给药,表现出高效的降低LDL-C的疗效。

近期,Raal等人报道了Lerodalcibep在需要额外降低 LDL-C 的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3 期试验结果。

患者以2:1至每月皮下注射300mg或安慰剂,持续24周。主要疗效终点是LDL-C在第24周与基线相比的百分比变化以及第22周和第24周的平均值。

在478名随机受试者中,与安慰剂相比,第24周时lerodacibep将LDL-C降低了2.08mmol/L,百分比差异为 -58.61 %,第22周和第24周时lerodacibep将LDL-C平均降低了2.28mmol/L,百分比差异为−65.0 %。使用lerodalcibep,68%的受试者在研究期间实现了LDL-C降低≥50%和欧洲心脏病学会推荐的LDL-C目标。除轻度注射部位反应外,Lerodalcibep和安慰剂之间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相似。

—小结

PCSK9作为新一代降脂明星靶点,全球有4款药物获批上市,包括三款单抗药物和一款siRNA药物,其中托莱西单抗是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PCSK9药物。

目前在获批的四款药物中,安进的依洛尤单抗销售额最高,诺华的Leqvio给药间隔最长,目前正在放量增长。

但是它们在价格、疗效和剂型等方面并没有比他汀类药物显示更大的优势,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PCSK9药物必须从这些方面进行进一步优化,未来开发更有效的长效口服PCSK9药物,希望早日有更好更便宜的新型降脂药物获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