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漳州风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漳州风云

11年工业自动化配件供应商

只要您有任何找不到的型号,都可以找我们

二维码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86 153 5902 9662

联系邮箱:

geabbamy@gmail.com

当前位置: 漳州风云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国内CRO领域市场红利正在消退,CRO赛道玩家如何寻求新的利润空间?

文章作者:作者 人气:发表时间:2023-04-03 15:11:01

药物研发是一项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和长周期的复杂系统工程。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监管法规的不断完善,药物研发为医药企业带来了资金和时间上的双重压力,因此催生和加速了CRO行业的兴起和发展。

合同研究组织(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是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负责实施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或部分活动,基本目的在于受客户委托进行全部或部分的科学或医学试验,以获取相应的报酬。

作为医药企业可借用的一种外部资源,CRO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一支高度专业化且具有丰富经验的研究队伍,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新药研发费用,从而帮助医药企业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研究和低成本的投入。

然而,面对中国医药产业创新核心价值思路的转变,CRO赛道奔跑的玩家们也不得不面对“降速”的现实。

这或许是对过去几年中国医药研发过热的理性回归。CRO企业加速“一体化”转型,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动作也意味着“旱涝保收”的时代正在过去,CRO企业必须寻求规模化之外的崭新利润空间。

失速的CRO,泰格医药净利润掉头向下

3月28日,泰格医药发布2022年的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85亿元,同比增长35.91%;实现归母净利润20.07亿元,同比减少30.19%。

也就是说,在营业收入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竟然拐头向下减少了30%。

国内CRO领域市场红利正在消退,CRO赛道玩家如何寻求新的利润空间?

从报表中可以看到,泰格在最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营收和净利润高增长的态势,这也是为什么医药中CRO板块异军突起的原因,业绩摆在那里,不但是泰格,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你翻开这两年的业绩,如果不是营收与净利润高增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CRO的。

不过泰格2022年的业绩,即便不称之为“翻车”,最起码也算是“失速”了。

净利润下降之外,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都是显著下降的趋势,说明盈利能力比之前,确实是放缓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当赚钱比以前难度增大的时候,高增长时给的估值,怎么看都是高的,这就是为什么CRO板块,其实从2021年的7月,就普遍走出了头部的原因,用技术分析的话来讲:股价反映一切。

对于泰格的业绩,大拿要强调一点的是,除了本身CRO行业竞争激烈,以及大环境对于创新药市场融资的谨慎,泰格自身业绩波动的另一个原因,其实是投资收益,按照扣非净利润,其实还是上涨了25.01%,也就是说,这个业绩的波动核心,泰格的投资收益,对于自身影响太大。

泰格除了自身研发之外,前几年大刀阔斧做的一件事,就是进行各种医药相关的股权投资,你可以理解为对自身的看好,或者说用投资收益,实现了CRO行业的一个杠杆加成,当整个行业处于发展期时,这部分业绩对泰格来说是相当可观,而大环境发生变化之时,投资收益反过来就是一个双刃剑。

再看下整体CRO行业的情况,药明康德的业绩相对来说,要靓丽了很多,2022年营收净利润依然双双保持了70%的高增长,不过这里面同样有特殊原因所造成的贡献,比如口罩的影响,而这部分的收益,在未来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了,而最显著的特点是,整个行业的毛利率在下降,竞争在加剧,这一切大拿觉得还是要归结于,本来创新药研发被资本整成了金矿,当创新药me-too类药物研发不再受宠后,整个创新药市场需求是必然减少的,而之前稳赚不赔的CRO“卖水人”,相当于少了很多来挖矿的,水自然也不好卖了。创新药新政其实再正常不过,只是对于整个CRO板块影响还是比较大,就如同医药集采一样,方便了老百姓,伤了老股民。

从业绩角度来说,泰格医药的业绩也并不是太差,只不过是比起过去的高增长,算是“失速”而已,然而整个CRO板块高速发展期可能已过,才是对估值最大的影响。

“增收不增利”,市场转型压力传导

创新药过度火爆的市场形势已经开始趋冷:港股药企新股接连破发,已上市企业跌幅巨大,多家企业市值破净,科创板创新药企市值也持续下滑,甚至已经涌现出“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

过去的三年,对于CRO公司来说,迄今为止发展最好的几年。与其他医药生物创新公司一样,股市暴涨,股价翻倍再翻倍;不仅如此,在2021年整个医药行业陷入震荡回调的情况下,不少CRO公司依然做到了逆势上涨。

国内CRO领域市场红利正在消退,CRO赛道玩家如何寻求新的利润空间?

曾经的资本市场乐观情绪也进一步放大了药审改革以来的创新利好,给包括CRO、CDMO在内的CXO企业贴上了“旱涝保收的卖水人”、“集采的避风港”、“下跌市中的安全屋”等标签。

然而,激烈的市场竞争永远无法避免。据悉,我国具有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的认定机构从2018年初的625家提升至2021年底的超过1100家。大量新兴资本蜂拥而至,试图分一杯CXO的羹。如今,疫情散去,面对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政策调整,细分赛道正在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

最近几年,不仅仅是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CRO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都保持高增长趋势,这也是为什么医药中CRO板块异军突起的原因。

市场观点分析指出,当CRO服务的整体市场竞争加剧,毛利率下降,直接反映出的是医药创新“上游”市场生态正在发生的变化。创新药研发被资本炒作营造出了短时期的高溢价氛围,当“泡沫”最终破裂,me-too类药物研发不再受宠,创新药研发的市场需求和价格同样难以维持高位运转,稳赚不赔的CRO“卖水人”面对逐渐减少的“淘金客”,水自然也不好卖了。

“一体化”找出路,平台掀起军备竞赛

事实上,在CXO企业发展的早中期,全球大多数CXO公司集中于新药研发的某一阶段,如临床前 CRO、临床试验 CRO、CDMO等,而头部的CXO各有自己的优势范围:泰格更加擅长临床CRO;康龙化成则以临床前CRO著称。

面对愈发庞大的市场转型压力,并购整合延伸产业链已经成为CRO企业寻求新利润空间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以药明康德为首的头部CRO公司都在推进CRO服务“一体化”。一体化,即新药研发从临床前的药理、测试、药代动力学研究、安评,到临床试验及后续的注册、CMC、商业化生产等全产业链环节由一家CRO公司负责,规避再次合作和谈判的时间。

以泰格医药为例,2023年1月,泰格医药刚刚完成对Marti Farm的收购,进一步加大布局药物警戒,据了解,Marti Farm是一家为欧洲及全球客户提供药物警戒、临床运营、医学翻译、注册和医学事务等专业服务的临床合同研究组织(CRO)。从临床研究到上市后的药物警戒、用药监测,泰格进一步提升公司一体化的服务能力。值得关注的是,泰格医药还在借助大分子生产开始进军CDMO领域。

康龙化成则在强化了动物房和小分子CDMO这两个模块之后,覆盖了从药物发现到药物开发的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服务,提供实验室服务、CMC(小分子CDMO)服务、临床研究服务、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等。

延伸产业链在提高平台服务竞争力的同时,降低成本也成为众多CRO企业的发力点。

以此前一段时间不断上涨的实验猴价格为例,为了保证实验猴供应和储备的同时降低成本,囤猴子、争夺猴场等“自救”方式成为康龙化成、昭衍新药、药明康德等CXO巨头的选择。

国内CRO领域市场红利正在消退,CRO赛道玩家如何寻求新的利润空间?

2020年1月,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苏州康路生物完成对广东春盛(猴场)的收购,该猴场的食蟹猴饲养规模达2万余只。

昭衍新药在2021年年报中称,公司已在广西梧州开工建设大动物繁殖基地,已完成检疫场建设,用于超过1.5万只大动物饲养能力的模型设施已基本完成,在2022年将剩余饲养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毕。2022年4月28日,昭衍新药又斥资18亿元收购英茂生物和玮美生物100%股权,猴子再次增加2万只。

2021年4月,康龙化成宣布以购买股权及增资的形式收购新日本科学旗下肇庆创药50.01%控股权,肇庆创药主要经营范围包括驯养繁殖国家二级野生动物猕猴和食蟹猴;同年10月,康龙化成以2.06亿元收购康瑞泰(湛江)生物100%股权,拿下14万平方米的猕猴、食蟹猴繁育基地。截至2021年12月31日,康龙化成NHP(非人灵长类动物)存栏接近1万只。

从中可以感受到,即使在新的发展周期下,CRO巨头们依然希望捕捉国内市场的市场潜力。有报告预测,中国医药业研发投入将由2022年的327亿美元增至2026年的5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2.8%。同时,研发投入外包比将由2022年的42.6%提至2026年的52.2%。

不难发现,当下行业需求方向正发生转变,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们的某些转变也愈发契合这些变化。进入到2023年,关于CXO行业是否到达一个瓶颈期的辩论成为热门话题,正方与反方都各执一词。不过,公司的股东们,正在诚实地用脚投票。

2023年3月23日晚,科创板上市的临床前CRO公司成都先导发布公告,宣布公司8名股东集体发布减持计划,合计拟减持公司股份比例上限达到18.95%。

CXO公司的股东减持的现象已经很是普遍,资本市场的下行压力正在情绪传导之下遭遇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