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立国之本!这些制造业之城盛产“专精特新”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达11.3%。这些数据显示,制造业的重要性和含金量变得更加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数据公布当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传来另一项重要消息: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在世界经济处于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中国对世界宣告全面放开制造业的表态,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型的重要信号。业内专家认为,过去,中国站起来靠的是制造业这个“脊梁骨”,接下来富起来、强起来也要继续依靠制造业。
一个显著的事实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中,正加速从过去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而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跨越,中国制造无疑还需“发大力”。
从国内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已有10多个省市相继提出要提升制造业占比,将“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作为“十四五”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在科技的驱动下,先进制造业的附加值要显著高于传统制造业,推动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
放眼未来,无论城市竞争还是大国博弈,制造业都将是重要领域和关键赛道。而在当前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城市无疑被寄予更大期望、承担更大使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正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
01
从制造业单项冠军看中国地方企业发展
当下,在国家经济大方向重回实体经济和回归制造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单项冠军企业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是我国迈向制造高端化的必由之路。据相关部门专业统计,自2016年起至如今,累积七批共超过1200家企业(产品)入选了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据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是国家工信部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开展的培育提升专项行动,是我国制造业细分领域最休息的企业与产品,代表了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方向。
数据显示,从“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地域分布来看,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以及北京市位居前列,分别拥有212家、209家、185家、135家以及59家。其中,同为制造大省的山东、浙江、江苏三省份,不相上下、竞相追逐。
具体来看,无论山东、浙江、江苏还是广东省,原本就是我国的经济强省,更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大省。单项冠军企业以制造业为核心,四大省份的上榜无疑证明了经济的发达与制造业水平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山东省:整体工业增速稳进向好
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年,山东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435.1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5014.2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46122.3亿元,增长3.6%。
单就工业发展来看,山东省全部工业增加值28739.0亿元,比上年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体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力突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3个百分点。其中,锂离子电池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新能源新材料相关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6.9%、38.6%和60.7%。软件业务收入10657.6亿元,增长19.2%。
可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工业运行持续保持着稳进向好的态势。呈现出,工业增速好、规模体量大、动能转换快、两化融合深、产业生态优、民营经济强等显著特点。
浙江:内外环境改善向好、浙企拼劲十足
据浙江省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全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为77715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3205亿元和4218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4%和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8496元,比上年增长2.2%。
从工业发展角度来看,2022年浙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900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17个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个行业呈现两位数增长。
其中,高技术、战略性新兴、装备等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4.9%、73.1%和6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07956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增长7.4%。
整体来看,对于浙江而言,一方面新兴产业对工业利润改善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也正在出现改善迹象,新旧动能双双正向发力,助推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增长。
江苏:强企壮企,位制造强省架牢创新支撑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年江苏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22875.6亿元,迈上12万亿元新台阶,比上年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55888.7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62027.5亿元,增长1.9%。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4390元,比上年增长2.5%。
从工业经济发展来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1%。先进制造业增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0.8%、8.5%,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8.6%、85.2%,占规上工业比重为24.0%、52.6%,比上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
整体而言,“江苏制造”在全球制造版图上持续展示出相当的“热力”。先进制造业不集群壮链,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与此同时,先进制造业不断一边巩固江苏产业优势、一边加速转型升级,在数实结合和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上不断抢位占位,着力在产业高原上构筑产业高峰。
广东:强大制造业支撑全省继续领跑
就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11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52843.51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70934.71亿元,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190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151美元),增长1.7%。
单就工业角度来看,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9460.95亿元,比上年下降14.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9.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5.1%。
整体而言,广东先进制造业背后的支持是大的制造业实力。广东一直以来以其发达的制造业链吸引了大量的产业资本和技术人才,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创业生态也为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北京:“高精尖”领域优势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
据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北京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610.9亿元,比上年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6605.1亿元,下降11.4%;第三产业增加值34894.3亿元,增长3.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9.0万元。
单从工业角度来看,2022全年北京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036.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6.7%,剔除新冠疫苗生产因素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2366.3亿元。
可以看到,北京以一市之力“搏”几大经济大省,在疫情影响之下仍旧实现重点行业生产的有序恢复,特别是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恢复更为显著。这与北京拥有着全国其他地域不可比拟的人力资源和风险资本,造就了北京市在产业上游,特别是研发、设计领域的优势,“高精尖”的工业形态成为北京的明显领域优势。
因为专注于制造业的某些细分市场,因此“制造业单项冠军”的经济和技术含金量都十分之高,而全国内的经济强省们争先恐后地揽获这一桂冠,正是在证明中国的制造业细分领域正在向着全球最高发展水平和最强市场实力的方向持续正向、健康发展。
02
发力“四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是绿色化。中央在3年前提出“3060”双碳目标,其中一个要义就是用清洁能源替代石化能源,使得我们的碳排放趋于0。目前中国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在100亿吨左右,如果采用光伏、氢能、风力、水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火力和煤炭发电以及石油化工类能源,中国的碳排放将得到大力缓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要只把能源绿色化当作化工行业的任务,实际上它和我们所有人息息相关,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系统都有自己的能源清洁任务。以制造业为例,就有四个任务:
第一个是源头减量,中国制造业要在今后30年实现源头上的减量。制造业消耗的原材料大多来自地下矿物,全球每年从地下挖出来的矿物约250亿吨,包括天然气、石油、煤炭、铁矿石、铝矾土、铜矿等。中国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占比,大于其工业产值在全球的比重。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关系一定要倒过来。
第二个是节能减排,目前中国的单位能耗是全世界单位能耗的1.5倍,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到2035年中国单位能耗达到全世界的平均值。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单位能耗是他们的2倍,因此我们还有一个目标,到2050年中国单位能耗要达到欧美现在的平均水平。这就是我国各行各业都要履行的节能减排任务。
第三个是工业品的废品循环利用。上游装备企业生产各种各样的工业装备给下游工厂企业使用,使用一定时间后就会报废,简单埋了或扔了非常浪费,那么可以对零部件进行拆解,重新利用。在发达国家,废弃装备物的回收利用率已经达到50%,而我国现在是10%左右。如果能提升到40%至50%,相当于大量减少对地下矿物的使用。
第四个是工艺流程的再造,以炼钢为例,目前发达国家90%都是使用电炉炼钢,废钢炼钢,不需要用到那么多的铁矿石资源。而我国通过几十年的钢铁发展,社会中的废钢存量不断增加,如果能将炼钢中的废钢的原材料占比提高,就可以大大减少炼钢过程中的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工业从源头减量、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工艺流程上都有必要进行改造,所以,绿色低碳化是全国各行各业乃至每个公民都要努力推进的事情。
第二是数字化、智能化。
制造业数字化,就是要推进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推进产业互联网将大大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我国曾提出数字经济三大工程:
一是数字工程,即数字经济产业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网,每一种技术都可以直接为社会服务,每一种技术都会形成自己的产业体系。
二是数字技术创新工程,包括机器视觉、触觉等智能传感器,高性能芯片、移动通讯、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算力等硬核技术创新。
三是融合工程,将数字技术融合到工业、农业、商业及整个城市社会发展中去,赋能于工商业发展。数字技术一旦赋能,即便不增加投入也将增加产出,目前中国这个环节还比较薄弱,一旦成功融合实现万物互联,将构建出更大的消费市场。
产业互联网的构建需要五个步骤:
首先要实现万物发声,即每一个需要检测和产生信息的点,都实现数字化“发声”,产生数字信息;
其次是万物万联,5G主要在该环节发挥作用;
随后就需要人工智能、人机互动;
从而形成一个智慧网联体系,从点对点的人机互动,上升为整个网络的智慧化,成为一个智慧网联的系统;
最后,产业互联网的最高等级是利用AR、VR等虚拟现实技术,形成一个镜像孪生的虚拟空间,在实验室或调度室就能掌握整个空间的各种信息,可以操作调控或解决各种问题。
还有一点要注意,当前大家熟知的阿里、美团、拼多多这些公司都是消费互联网企业,但在美国股市上80%、90%的平台公司都是产业互联网公司,因此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在产业互联网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数字化的要义就是要把产业互联网推上去。我国现在正卡在第一个万物发声的环节,各行各业都没有形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信息数据的采集不能及时传递,这就需要更多的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来承担。目前华为正在积极去做这样一个工程,试图为各个产业开发出实际的产业互联网,从信息的检测再到5G联通,来实现万物万联,我认为应该有更多大型企业一起参与,共同推动我国产业互联网的进程。
第三是服务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全球价值链深度重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渗透融合不断增强,从全球范围看,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日益显著。
目前发达国家产品的最终价格中,制造环节增值占比不到40%,服务环节增值约占60%。制造与服务日益融合,服务对产业发展,尤其是对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支撑促进作用更趋凸显,服务已成为制造企业维护竞争优势的核心环节。
当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在发达国家,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40%-50%,是它GDP比重最大的一块。而中国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只占GDP的15%到20%,跟欧美国家差距巨大。我国经济发展以实体经济为主体,这就要求在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能够高一些。
想要有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就必须有充分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在制造业本身,而是在生产性服务业上。生产性服务业涵盖制造业产业链的研发创新、物流配送、检验检测、金融服务、售后服务、环保服务、数字技术赋能、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品牌服务等十大方面,这些领域都与制造业发展强相关,直接服务于制造业。
这也就是郑州的富士康工厂利润的3/4都被国外拿走的原因,因为整个生产链的生态、科研技术、金融清算、物流各个方面都被他们所掌握。如果我们能在这些环节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升,那么将为我国制造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如果一个城市制造业规模很大,但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很低,这座城市的制造业一定是二三流的低附加值制造业。如果它的产品在全球卖得附加值很高,那么这座城市产品中所镶嵌的服务业一定不是这座城市做出来的,而是其他地区的企业将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专利技术等输入到了这个城市。
第四是产业链的集群化。中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工业体系,推动产业链集群发展,首先就是要针对产业链中的弱点扩链、补链、强链,不断提升产业链集成效应,让企业的根扎得更深。
其次,要加强“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是国内通用名词, 国际上叫卡链企业、隐形冠军、独角兽。这类企业在产业链中起到顶梁柱的作用,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链主企业,都会更愿意将产业链集群布置在此。大力推动这类企业的发展,将极大地减少国外技术和企业对我国的制约。
最后要发展自己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首先要发展创造整机产品的核心技术企业,企业自己做龙头部分,龙身、龙尾外包给其他企业做。龙头企业做大之后,可以成为只做生产性服务业的链主企业,把制造委托给代工企业。代工企业,也不是过去那种“两头在外、来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代工企业,而是真正的高科技制造业,既是制造业技术、生产线的发明者和组织者,也是产业链标准和供应链组织的领导者。因此,中国要有自己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也要培育出一批能够帮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代工的代工企业。
因此,把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集群化这“四化”做到位,将是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同类文章排行
- 5SHX1960L0006 3BHB016120R0002
- 怎么联系业务?
- ABB厦门工业中心“碳中和”园区示范基地落成
- 3500/22M 288055-01 表面检测系统分类性能的
- 协作机器人市场能否在后疫情时代迎来二次增长?
- 3500/33-01-00 全集成线扫描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 5SHX1960L0006 3BHB016120R0002
- 辉瑞6年的工业数字化转型历程与成果
- 3500/34 125696-01 相机用于开发眼睛研究的瞳
- 5SHY4045L0003 3BHB021400 克服制造
最新资讯文章
- CI535V26 3BSE022161R1 凯本隆SC30双
- SB510 3BSE000861R1 智能驾驶领域再迎新动作
- RB520 3BSE003528R1 CMA三十而立:埃夫特
- SC520 3BSE003816R1 皮尔磁即将亮相汉诺威工
- SC520M 3BSE016237R1 智辟新天地!ABB机
- CS513 3BSE000435R1 ABB赋能广东阳江能源
- MB510 3BSE002540R1 ABB推出水和废水能源
- SC510 3BSE003832R1 将人工智能嵌入全线业务
- SR511 3BSE000863R1强生公司将以7亿美元出售
- RF533 3BSE014227R1 龙沙从罗氏收购加州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