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营收密集冲刺IPO!国产手术机器人快速商业化难题如何破?
近年来,手术机器人正在成为医疗界的“高端配置”。2018年,自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第一批专利保护陆续到期,手术机器人市场就涌入了众多冒险者,明星资本也纷纷布局。
随着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机器人热度得以快速攀升,这对国内相关手术机器人厂商的IPO之旅带来了明显催化作用。据悉,国产如威高的妙手机器人、微创的图迈机器人、精锋医疗的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等系统已于2022年开始陆续获批上市,而在手术机器人相关政策持续出台以及配置证放松下,今年以来,精锋医疗、键嘉医疗、思哲睿等多家手术机器人企业也开启了IPO上市征途。
0营收冲刺IPO
“我国目前主要应用的手术机器人是腔镜手术机器人和骨科手术机器人,其他还包括神经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其中腔镜手术机器人在我国已经有超过16年的历史。近年来装机台数不断上升,主要有以下优势: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对于较为复杂的手术,手术时间更短,误差率更低,降低手术风险。”广州众成副总经理许佳锐表示。
年初,杭州键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键嘉医疗”)科创板IPO已经获得受理,公司拟募资15.01亿元。资料显示,键嘉医疗是一家手术机器人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18年的键嘉医疗立足于骨科、口腔等手术领域的临床需求,自主研发涵盖关节、脊柱、创伤、种植牙等领域的手术机器人。
公司主要产品ARTHROBOT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于2022年4月成为首个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国产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ARTHROBOT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于2023年1月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然而目前,键嘉医疗的产品均未实现商业化。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分别为10.68万元、29.13万元、0万元、0万元,键嘉医疗仅在2019年和2020年产生零星技术服务收入,2021年后,公司再无销售收入入账。在此背景下,同期净亏损分别达到3288.09万元、4991.92万元、9918.21万元、2.77亿元。近4年的时间,累计亏损约4.58亿元。
在此情形下,键嘉医疗选择0营收冲刺IPO。事实上,不止键嘉医疗,正冲刺IPO的精锋医疗、思哲睿也均无营收。具体来看,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精锋医疗无任何营业收入;2020 年、2021年及 2022 年上半年,思哲睿亦无主营业务收入,通过包括销售实物、技术服务、设备租赁及培训在内的偶发性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66.31万元、103.89万元、3.28万元。
许佳锐表示:“从市场情况来看,手术机器人目前仍处于达芬奇一骑绝尘的现状。”而国产手术机器人商业化进展并不理想。一位从事医疗器械经销行业的人士表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主要采用‘整机+机械臂’的商业模式,国内生产厂家大部分也采取该种模式,不过商业化并不太理想。”
例如,2020年7月就上市的天智航目前仍未盈利,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1.14亿元,其中亏损同比扩大43.15%;同期微创机器人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11.40亿元,亏损同比扩大了95.53%。上述人士表示,国产手术机器人商业化难题依然待解。
快速实现商业化是道难题
手术机器人作为高端医疗器械,其具有较高技术壁垒,且产品获批时间较长,已上市厂家先发优势显著。但考虑到国内手术机器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因此该类企业的商业化问题一直是个待解难题。
目前,国产手术机器人上市公司数量并不多,被誉为“手术机器人第一股”的天智航-U于2020年才登陆科创板,该公司是国内第一家获得医疗机器人注册许可证的企业。但直到今年上半年,天智航-U的利润才得以改善。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2亿元、-0.37亿元,其中收入同比增长了34.41%,亏损幅度缩窄16.48%。与此同时,持续的投入研发也对天智航的利润有一定影响,2023年上半年,天智航-U的研发费用达到了0.59亿元,占收入的比例为71.85%。
如何快速实现商业化是手术机器人赛道所有企业共同面临的待解难题,这一点从目前排队IPO的几家公司中可见端倪。以在科创板IPO进入问询阶段的键嘉医疗为例,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成立不到5年,主要立足于骨科、口腔等手术领域的手术机器人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虽然其主要产品ARTHROBOT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ARTHROBOT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已先后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但目前公司还没有实现创收,2019年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3228.09万元、-4991.92万元、-9918.21万元、-27702.67万元,2022年前三季度亏损剧增。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皆为0。
在IPO审核过程中,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一直是科创板的审核重点,而衡量零营收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一个标准是其主营产品是否实现了商业化。从键嘉医疗首轮问询来看,监管层同样重点关注其市场空间、商业化安排。键嘉医疗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处于研发及商业化起步阶段,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核心产品已于7家终端医院中标。公司虽然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但是已有2款核心产品获批上市、其他多款产品按计划处于临床试验、设计研发或型式检验阶段。根据测算,公司扭亏为盈的时间节点为2026年。不过从招股书来看,公司暂时还没有重大的销售合同。
另一家主营产品为腔镜手术机器人的企业也不例外,招股书显示,其主营业务也并没有收入,仅有的其他业务收入都是通过销售实物、技术服务、设备租赁及培训取得,目前也处在亏损的状态。虽然公司的一款核心产品腔镜手术机器人已经在多科室开展腔镜手术,但公司其他产品均处于型式检验或产品样机开发阶段。同样的,公司的商业化安排、商业化进展在三轮问询中被频频提及。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公司对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预测,其归母净利润预计较上年同期亏损增长37.90%至65.08%,其在招股书中也坦言,公司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上市后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手术机器人作为集多项现代高科技技术于一体的高端医疗装备,具有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纷纷选择登陆资本市场,通过在资本市场募资来支撑自身产品不断研发。因此,高额的研发成本对业绩的影响也是这类企业共同的特点。
比如尚未盈利的键嘉医疗就表示,公司产品上市时间相对较短,已上市产品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未形成明显规模效应;公司在研产品项目进度持续推进且有产品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导致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较大。冲刺港股的精锋医疗同样未盈利,2020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精锋医疗净利润分别为-7936.6万元、-3.49亿元、-1.47亿元,主要由于研发开支所致。另一家腔镜手术机器人企业则由于高昂的研发费用,亏损在持续扩大。
可以预见,从各家公司的募投项目来看,随着其募资成功,其研发力度大概率还会加大。此外,销售体系搭建带来的费用也会侵蚀其净利润,其商业化进程仍然道阻且长。
国产机器人何时能不再“烧钱”
医疗机构创始人张磊对记者表示,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成本非常高,国内了解机器人且能买得起的医院也不多,企业还要在商业化阶段支出较高的维护、营销费用。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共安装189台腹腔镜及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手术渗透率分别约为0.5%和0.1%。
“价格贵是限制手术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因素。”国内某公立医院采购业务相关负责人坦言,“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例,达到治疗手册要求的、且市面上能买得到的多是进口产品,价格在3000万元左右。按照目前已有的统计数据,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一年完成手术超过300例,在不算维修费用的情况下,每次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成本在8万—10万元。仅从患者角度考虑,在没有医保报销的情况下,多数患者承担不起这笔费用。”
手术机器人价格贵、医保覆盖率低、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均面临盈利难题。
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商业化模式,提高手术机器人的普及率。精锋医疗、天智航、歌锐科技等开始多科室及多术式的拓展,提升手术机器人的可用性。如天智航与国内医疗机构共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中心,向医疗机构提供骨科手术机器人、配套设备和技术支持,医疗机构按手术数量支付技术服务费。微创机器人也在全国累计布局了超过40家临床应用和培训中心。
浦发银行预计,2032年中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系统市场规模将扩大至400亿元左右,10年将增长近10倍,中国的相关公司将能够利用这一增长来降低价格和提高质量。
在价格方面,国产手术机器人确有优势。记者整理财报发现,精锋医疗、微创机器人等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定价约在1000万—1700万元左右,远低于进口产品。目前,复星医药旗下产品仍未公布定价。
“企业的思路是尽量降低医疗机构一次性购买机器人的资金压力,加快其产品落地医院的时间。” 张磊表示,“除了价格问题外,企业还需要解决手术机器人易用性的问题。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培训能操作手术机器人的医生也需要较大投入。目前,国家政策层面已经出台了相关鼓励措施,但国产手术机器人距离真正的商业化全面落地目标仍较远。”
同类文章排行
- 5SHX1960L0006 3BHB016120R0002
- 怎么联系业务?
- ABB厦门工业中心“碳中和”园区示范基地落成
- 3500/22M 288055-01 表面检测系统分类性能的
- 协作机器人市场能否在后疫情时代迎来二次增长?
- 3500/33-01-00 全集成线扫描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 5SHX1960L0006 3BHB016120R0002
- 辉瑞6年的工业数字化转型历程与成果
- 3500/34 125696-01 相机用于开发眼睛研究的瞳
- 5SHY4045L0003 3BHB021400 克服制造
最新资讯文章
- CI535V26 3BSE022161R1 凯本隆SC30双
- SB510 3BSE000861R1 智能驾驶领域再迎新动作
- RB520 3BSE003528R1 CMA三十而立:埃夫特
- SC520 3BSE003816R1 皮尔磁即将亮相汉诺威工
- SC520M 3BSE016237R1 智辟新天地!ABB机
- CS513 3BSE000435R1 ABB赋能广东阳江能源
- MB510 3BSE002540R1 ABB推出水和废水能源
- SC510 3BSE003832R1 将人工智能嵌入全线业务
- SR511 3BSE000863R1强生公司将以7亿美元出售
- RF533 3BSE014227R1 龙沙从罗氏收购加州生物